本門歷史
周龍宗師,生於清光緒十七年(一八九一年),廣東新會沙富鄉。自幼追隨其叔父習武,其叔父周雄乃少林洪家名師,見周龍體魄强健,性情聰穎,且嗜好武術,認為可造之材,乃以洪家武術盡相傳授,周龍日夕苦練凡十餘年。其後周雄病逝,時周龍已十餘歲,乃隨其嬸娘在會城作小買賣,其時得一機緣,認識高腰肇慶人蔡九公老先生,蔡九公見周龍性情敦厚,體格雄偉,且精於拳技,遂留於周家,再授以各種拳棒,此時周龍更百尺竿頭,再進一步。其後蔡九公見周龍己有相當造詣,則别過回鄉。翌年,周龍時年十八歲,因鄉間生活困苦,遂與鄉人,前赴南洋謀生,當時南洋華人,受盡當地馬拉人黑幫欺壓,生活亦相當艱苦,周龍亦難倖免,因一次衝突,將一名馬拉工頭打死。為避緝追捕,逃入深山,幸遇一老和尚收留,始寄居於寺院。老和尚法號弘一大師,自幼於嵩山少林寺出家,習北少林武術凡四十年,今見周龍年少沉實,體格壯健,乃學武奇才,遂收為徒,傳以少林北派武術。此後周龍居於極樂寺凡三年之久,日夜勤練武術,盡得弘一大師真傳。此時周龍的武藝,又更進一步。其先學洪家,再學蔡家,後習北少林,將生平所學之三家武術,潛心鑽研,去蕪存菁,集合而自成一派,亦即後稱洪頭蔡尾之周家武術。此時亦奉弘一大師之意,返回嶺南,將所學武藝,傳之於世,發揚光大。
周龍拜别弘一大師後,回到吉隆坡,再輾轉回到家鄉新會沙富鄉。此時其弟周協、周彪、周海、周田亦已屆青年,周龍居鄉間数月,將所學傳授於各弟。
是時,廣東福軍,總部駐在廣州河南海幢寺,軍長李福林,以其軍隊除須精於槍炮戰術外,體能與武術亦為重要,乃舉辦一武術大會,公開招請各地武師参加,以比賽形式選拔,獲冠軍者,則以重金禮聘為軍中總教練,教授全軍武術。
斯時,報名参加者過百,周龍亦報名参加,由於参加者眾,遂以分組淘汰制,分為十組進行比賽,每組勝出之首名,可進入决賽。首日比賽,周龍獲編入第一組,經整日比賽,結果周龍以首名勝出,参加决賽。凡十日分組賽後,共有十名武師獲参加决賽權。進入决賽最後一日,剩下两個勝出者乃佛山管金池及周龍爭奪冠亞軍,二人經一輪苦戰,仍未分勝負,管金池此刻已感氣力不繼,而周龍則越戰越勇,管金池自知再戰下去,必為周龍所傷而敗,遂自願棄讓。李福林見狀,亦拍掌歡呼,並定周龍為全場冠軍,榮膺福軍軍中總教練之職。
自周龍正式出任福軍總教練,因官兵人数眾多,遂請於李福林,獲許使其四位弟弟於軍中任助教。数年後,其四位弟弟周協、彪、海、田亦皆練得一身絕技,各能獨當一面,負起教授福軍重責。此時,周龍見略有餘暇,欲自設武館,秉承弘一大師之誨訓,將己之所學,傳於後世,此意亦獲李福林贊許。周龍遂在廣州十三行單邊街覓得一屋作為館址,創立【仁義堂周舘】。開張之日,福軍之劉姓参謀長親自撰題一對聯賀贈,聯為【用力力中能借力,臨機機内要關機】,其意道盡周龍拳法之奧妙,此聯亦為周館後世之門聯。
自周龍設館授徒後,追隨其門下習武者,日益眾多,而周館斯時於廣州,亦頗負盛名。可惜天妒英才,於一九一九年七月初七日,周龍因突染急症病逝,終年廿九歲。自此一代宗師,永離塵世。周龍離世後,武館乏人主理,周彪遂辭去福軍教練之職,歸來主持館務。四名兄弟皆依照周龍遺言,繼續發揚【周家武術】。
斯時社會治安不靖,鄉鎮坊間,常遭盜賊流泯滋擾,故紛紛組織自衛隊,緞練子弟强身健體,一時習武成風。周氏四兄弟亦分別被邀請赴各地任教,十數年間,廣東南、番、順一帶及沿西江至廣西,皆有設立周館凡數十間之多。及至一九五O年,周彪、周田先後南下香港發展,繼續設館授徒,慕名求學者,不知凡幾。
一九六一年,周彪因患癌病不治,與世長辭,終年六十三歲。其弟子為承傳周彪師父遺志,分別成立了【中外周彪國術體育會】及【周彪國術聯誼會】,繼續發揚【周家武術】。而周田師父亦於一九七一年因病逝世,終年七十歲。其弟子亦相繼成立了【周田國術總會】及【周田國術聯誼會】。自此,發揚【周家武術】之重任,則由周氏五兄弟的弟子承傳矣。
二十世紀七十年代,中國武術,風靡全球,當時留學及僑居海外的【周家】弟子,為數不菲,遂設立不少武術學院,教授【周家武術】,訖今【周館】,遍佈世界各地,包括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德國、意大利、波蘭、約翰尼斯堡、越南、星加坡、馬來西亞等等。而自祖國改革開放後,經濟起飛,國內的【周館】亦紛紛重建,為加強各地【周家】同門互相交流【周家武術】之心德,中外周家同門於二OO五年成立【中外周家國術總會】,並在香港註冊,會員團體,達數百之多。今後【周家武術】繼績發揚光大,亦冀賴此代同門矣。